大多數人一定被學校教科書裡的"文法寶典"給壓得喘不過氣吧?
現在跟大家講一個千真萬確的事實
新移民跟小留學生到美國是怎麼學英文的?
是靠多聽多說!
每天生活在外一定有很多練聽力的機會
上學、上班、買東西一定需要與人對話
要敢講、敢對答、敢接電話! XD
在車上就聽電台,在家裡就看電視聽會話 (對我們最有幫助的其實是迪士尼的影集,淺顯易懂)
我上面列出的這一些有沒有講到念文法?
其實並沒有!
學文法光靠背"文法寶典"是沒有用的!
許多時候口語英文也都不照文法
舉個例子
昨天當我聽到有關於那場車禍的消息時我很傷心 I was sad yesterday when I heard about the car accident.
下一句可以接 I still am 我現在也還是(感到傷心)
這就是非常口語化的用法
這時候如果你非常在意文法寶典裡的規則你就會說
still 是副詞所以前面應該要接be動詞,這句話應該是I am still.
但事實上, I am still 並不是完整的句子。
I am still意思是 "我還是",那...你還是怎樣? 這句話並沒有主題阿~
I am still 表示後面還要再接上東西,變成 I am still sad. 或著 I am still sad about it.
甚至也可以說 I am sad, still.
Still, I am sad也可以
我講的都是有根據的
基本上只要是電視上、電影裡、廣播裡、歌曲中有聽過外國人講的句型,那都是可以用的,都算是"正確"的,不管是不是違反了文法寶典!
這邊就有首歌曲就叫做: I still am
http://vimeo.com/11186819
歌詞在這: http://philwing.com/blog/?p=88
另外,早期的美國南方人都是務農為主,不見得有受過教育,所以早期的南方英文也都不見得完全照文法
比如說: If I ain't got you. (如果我失去你的話、如果我沒有你的話)
當中的ain't其實是 are not,跟我們學的Be動詞原理完全背道而馳,但這個用法到現在還是很多人使用。
早期的美國黑奴也是一樣,既然當時是奴隸,更不可能有唸書,所以英文都是跟著主人學的,聽到什麼就怎麼說,也沒有人教過他們文法。
口語化的英文,只要不要太誇張(不要變成中式英文、中式文法),只要美國人能夠聽得懂意思,不會會錯意,那就OK了。
重要的是多聽美國人說話,學他們的語調、口音、句型構造等。
初學英文要記得的最簡單最基礎的文法
就是be動詞和主格的配對關係而已
先記得這個就好
剩下的文法,就是多聽!
一開始聽不懂完全沒有關係
聽久了你就會無意間記得一些常用句型
比如說每天聽電台廣播都會聽到一句"Welcome to our show"
久了以後你就知道welcome後面接to是很正常的、聽起來是很"合理"的
再來就要針對"單字量"的問題
單字量不足你想造句也很難! 想跟人對話? 更難!
那單字要怎麼背才不會無聊?
試著每天記幾個單字就好,兩三個、三四個,不需要太多
從日常生活中,你每天都會看到的東西
比如說每天通勤上下學、上下班在路上會碰到的東西
紅綠燈、行人天橋、斑馬線、平交道
那今天就學這四個字
traffic light、pedestrian overpass、pedestrian crossing、railroad crossing
隔天一樣,找其他東西
鍵盤、螢幕、檯燈...等等
什麼都可以
有形的、無形的
開車的時候在等紅綠燈時就可以想,左轉的英文要怎麼說? 迴轉呢? 路邊停車呢?
(迴轉: U turn) (路邊停車:parallel parking)
每天也要記得複習前一天的單字(前兩天的、前三天的...也都要!)
這樣不知不覺就可以真正"記得"單字,不但不會無聊,也不會覺得背單字有多痛苦了
重點是花不了你多少時間!
等到你覺得單字量到了一個程度,每天訓練聽力之後開始可以至少聽得懂一句話裡面的幾個字了(甚至廣播放歌曲的時候你都可以跟著唱副歌了!)
這時候就可以開始找書看,訓練閱讀能力
這也對文法有幫助,和多聽是一樣意思
多看也有助於我們記起常見句型
但千萬不要去買什麼哈利波特、達文西密碼之類的小說
最好還是從簡單的先讀起
現在台灣很多地方都有賣英文童書
建議去書店翻一翻那些書
看看自己可以先從哪個階段讀起
一般來說上面都會寫是屬於哪個年齡層的
有pre-school(上小學前)
elementary(小學)
小學中還有分年級
去翻翻看有哪幾本你可以"大概"看的懂
懂個2/3就很不錯了
再來是重點
千萬不要卯起來查字典!!!
這樣既浪費時間又沒效率!
既然你已經找到了一本你可以大概看懂2/3的內容了
看不懂的字就讓它過去!
看書的重點已經不是學單字了(學單字你天天都已經在學了記得嗎)
看書的重點是熟悉句型構造!
除非你對這本故事書真的太感興趣很想知道裡面你看不懂的內容(那你有空再回去查字典)
第一時間還是先慢慢把整本看完
當然不可能完全看懂
看2/3懂就很棒了!
繼續加油就會越來越厲害!
這裡有個網站,上面有很多給小朋友看的短篇故事可以參考看看
http://www.preschoolexpress.com/story_station.shtml
剛開始學英文其實是沒有必要記那麼多文法構造的
台灣學校的教科書把英文文法弄得太複雜
導致於很多人到了大學甚至大學畢業都還不會"講英文"
老實說英文和中文比起來,一點都不難
訓練文法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多看書!
不是看文法書喔~是看故事書!看小說、文章、報紙...等等
還有你放心
不管你英文學多久
你絕對絕對都還是有可能碰到不會的單字
甚至沒有人知道到底英文有幾個單字
估計大約有一百萬字
資料來源: http://www.slate.com/articles/life/the_good_word/2006/04/word_count.html
但是呢,很幸運的我們只需要記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字就能夠溝通了
要怎麼知道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字是那些呢?
多看電視、多聽廣播、多看書!
我小學畢業出國,在美國從7年級開始唸到大學畢業
美國國高中的英文課閱讀的比例佔大多數
通常都是讀一些著名文學再由老師帶領討論其中的內容
上大學後另外有一堂必修的"寫作"課程,專門教大家如何有效的寫報告及論文
所以有提到文法嗎? 並沒有
文法能力、語感都是透過不斷的閱讀和寫作所訓練出來的。
現在我也活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下,也需要用台灣的方式來教英文
免不了會用到許多文法的專有名詞
但其實過去在美國生活時,根本沒有人會去在意現在講話用的字是不是副詞、形容詞、動詞還是介係詞等等 (除非你是語言學家?)
平常講話大家都聽得出什麼樣的句子是"通順"的
我們學英文也是要這樣,多聽外國人說話,你就可以慢慢抓到"語感"